何謂生物安全
何謂生物安全

1. 何謂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屬於新型的領域安全之一。席捲全球的2019冠狀病毒病,成為全世界、全人類面臨的重大生存和發展威脅之一,是國家安全新疆域、全球治理新課題及國際競爭新高地。為了保護人民健康、保障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生物安全已經被納入了國家安全體系。(資料來源: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網站)


2.中國面對生物安全的威脅

保護生物資源、防範生態威脅、保障國民健康,對維護生物安全至關重要。近年中國面對不同生物安全威脅,包括:

病毒傳染病威脅人類生命安全

新型冠狀病毒於2019年底開始全球蔓延,世界衛生組織(WHO)更於2020年3月將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定性為「全球大流行(pandemic)」。而且,病毒本身不斷出現變種,令中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來應對新冠疫情。

外來入侵物種威脅中國生態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國際間的經貿及旅客往來不斷增加,外來物種入侵成為中國生態環境的一大威脅。根據《2020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威脅或具有潛在威脅;此外在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當中,219種已經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3. 認識與國家生物安全相關資訊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有高等植物3.6萬多種,排名全球第三,脊椎動物7,300餘種,佔世界脊椎動物總種數的11%,其中哺乳動物673種,居世界首位。

中國有栽培作物1,339種,其野生近緣種達1,930個,是水稻、大豆等重要農作物的起源地;已記錄海洋生物28,000多種,約佔全球海洋已記錄物種數的11%;家養動物品種576個,是全球家養動物品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內地積極研發新疫苗,其中國藥疫苗和科興疫苗已進入新冠疫苗獲取機制的疫苗庫。


4. 我國生物技術發展迅猛

近年,中國為維護生物安全投入大量資源,並不斷完善相關法規。例如,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內地積極研發新疫苗,其中國藥疫苗和科興疫苗已進入新冠疫苗獲取機制的疫苗庫。

此外,為防範和應對生物安全風險,全國人大於2020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為生物安全領域制定了基礎性法律,並於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為防控重大新發突發傳染病,保護生物多樣性、防範和應對外來物種入侵,保障和推進中國生物技術發展等各方面的法規提供法律基礎,從而提升風險防控能力。


香港與生物安全

香港是盛產世界級生物科技人才的「搖籃」。例如在控制SARS疫情中起着關鍵作用的袁國勇教授、在破解神經疾病方面聞名國際的葉玉如教授。此外,多所國際和內地在生物科技及醫學領域達一流水平的機構,包括世界頂尖的瑞典卡羅琳醫學院、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及多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先後來港落戶,進一步凝聚世界各地前沿技術和優秀人才,提升香港在生物科技的科研水平。 

在維護食物安全方面,食物環境衞生署轄下的食物安全中心通過嚴密監測確保在香港出售的食物安全和適宜食用。此外,食物安全中心對進口食物施加限制,例如香港與內地訂立行政安排,確保供港禽畜、水產、蔬果等來自註冊供港養殖場或種植場,嚴控供港食物質素,保障大眾市民健康。

為監測和管制食物安全以保障公眾健康,食物安全中心並透過食物監測計劃,從入口、批發和零售三個層面抽取食物樣本,作微生物、化學及輻射測試,以評估食物的風險。在2021年,食安中心共檢測約66,300個食物樣本,整體合格率為99.9%。






更多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