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在邊城】青年的選擇
走在新舊交融的喀什古城和伊犁六星街,主持人認識了幾位青年創業者,他們當中有人承繼上一代手藝開手工餅房、有人以少數民族服飾開旅拍店、有人糅合傳統與現代音樂開音樂咖啡店。他們向大家分享自己喜歡做的事、選擇...
【港青在邊城】「一帶一路」上的黃金口岸
霍爾果斯毗鄰哈薩克斯坦,有「千年驛站、百年口岸」的美譽,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也是走向中亞及歐洲各城市的中歐班列路經的重要口岸。主持人走在這個可「一步跨兩國」的口岸上,遇上幾位創業者,傾聽他們追夢...
【港青在邊城】快樂的傳承人
新疆喀什的中國新疆民族樂器村已有一百五十多年製作都塔爾、冬不拉等樂器的歷史。一家四代人堅持傳承此手藝只因為喜歡?90後小伙子如何向大師級師傅拜師學藝?
【港青在邊城】高山漁農寶庫
「好山好水養好魚」,賽里木湖的高白鮭是享負盛名的餐桌佳餚。其實賽湖雖然得天獨厚,卻因為低溫,原本是「寸魚不生」,今天能成為中國知名冷水魚高白鮭的天然養殖基地,背後原來有著鮮為人知的故事。
【港青在邊城】有一種藍叫「賽里木湖藍」
被譽為「天山明珠」的賽里木湖有一種令人難以忘懷的藍,但它也曾有一段令人心痛的過去。土生土長的景區民宿高管為何不怕天天拾垃圾?他見證著賽湖怎樣「退牧還草」,道出賽湖「重生」的故事。
【港青在邊城】古城蛻變記
古城進行改造後,為何依然看起來是「舊」的呢?有「西部明珠」之稱的喀什,歷經了二千多年的風雨變遷,過去十多年的大規模改造,採取「修舊如舊」、「一戶一設計」的方式,為當地居民帶來了什麼變化?
【港青在邊城】緣牽伊犁手風琴
俄羅斯族非遺傳承人和哈薩克族小伙子是如何一起「夾band」?為何拉奏俄羅斯風樂曲會講哈薩克語?他們身處新疆伊犁州伊寧市一個近百年歷史的文化街區-六星街,這裡住了十三個民族,為何他們愛講對方的語言、愛學對方...
【港青在邊城】中國棉城「阿瓦提的金蛋」
雪白的新疆棉花為何被稱為「金蛋」?南疆阿克蘇的阿瓦提縣,出產的棉花佔了全國棉花產量的百分之八十七,佔全球超過兩成。如何在半天就有近一百萬收成?有什麼可取代五百個工人?棉農過著怎樣的生活?
【港青在邊城】塔克拉瑪干的治荒鬥士
大學教授甘願做農民工?一家兩代人,一生只專注做一件事,與荒漠搏鬥。當中經歷了什麼?在寸草不生的荒地上,如何建成「綠色長城」?
【港青在邊城】喀什校園的快樂學習
位於新疆自治區的喀什市,九成人口都是維吾爾族,到底維族小朋友要學些什麼?主持人走進一間雙語教學的小學,跟維、漢學生互動,和他們上了一課有趣的英文課,自己也學習了維語,學生竟然還想學廣東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