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傳承中華文化 古今元素兼而有之

長洲的太平清醮、大坑和薄扶林的中秋舞火龍等活動,不單是甚具香港特色的傳統儀式活動,更是香港傳承中華文化的一種體現。

香港是一個以中國人為主體的城市,同時又是匯聚中外文化的一個地方,形成香港獨特的多元文化。香港社會主要有兩個特色,第一是居民以中國人為主;第二是社會以中華文化為文化主流。

例如,現時大部分香港人均以中文漢字作書寫文字;香港人的飲食文化仍然以中國菜/粵菜為主流;港人對中國傳統節日也十分重視,農曆新年(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是法定公眾假期,市民也會在這些節日依從傳統習俗去過節;香港各區亦有過百所供奉中國民間信仰神明的廟宇。

近年,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社會亦出現了「創造性轉化」現象。例如長洲太平清醮的搶包山,傳統上居民會通過搶包來祈福,現時搶包山以競賽形式進行,搶包就改為向居民派包。不過,同大多數的華人地區一樣,保留傳統中國文化手藝並不容易。不過香港人亦有唔少有心人,努力為保留傳統文化出一分力。

在香港新界元朗,有一條以傳統紮作聞名的「燈籠街」,每逢中秋佳節,不少港人都會到此購買燈籠。這裡的燈籠之所以廣受歡迎,是因為經營燈籠舖37年的東主和同她的下一代,一直沒有放棄製作手紮燈籠,而且在傳統上加入了創意和改變。

燈籠舖老闆黃小姐:「我的兒子幫助我一起設計一起拿出來賣,這飛龍都是我兒子的私人作品。他自己親身設計的,又沒有什麼是最受歡迎的,因為我們是手做燈籠比較少見到。」「我的大兒子40幾歲有興趣以及我有幾個子女,又有媳婦、孫兒,他們都肯幫我,個個都支持我,大家都幫手做。原來大家都喜歡我們的燈籠,我們也很開心」


從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知道:

  • 香港社會是以中華文化為文化主流。
  • 部分傳統儀式和習俗在香港仍然存在。
  • 傳統文化在香港社會出現「創造性轉化」現象。
更多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