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開始建設、通往巴基斯坦南部瓜達爾港的中巴經濟走廊,是中國與巴基斯坦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當中的標誌性項目。項目完善了巴基斯坦的能源設施及交通網絡,亦令中國建立全新的能源通道以及直達印度洋的陸路通道,對維護中國能源安全以及海外利用安全發揮積極作用。中巴經濟走廊對兩國都帶來好處,彼此互利共贏。
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倡議的合作重點在於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並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自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獲得沿線不少國家積極支持和參與,互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中巴經濟走廊就是其中一個中外合作的重要成果。
中國現時是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之一,對於維持國與國之間的良好外交關係也十分重視,並提出了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
近年,新時代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近年中國外交上的國際合作新範式。
與此同時,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國際組織,創立及參與區域性國際組織。現時,中國是繳交聯合國會費第二多的國家,使得聯合國能支付日常運作開支及維護世界和平的經費。此外,中國加入了幾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間國際組織和600多項國際公約。
近年,中國成功舉辦多場大型國際會議,包括國際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金磚五國」領導人廈門會晤等。中國通過「主場外交」為完善全球管治體系發揮建設作用,並增加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貢獻了中國智慧,完善全球治理,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不斷作出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