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田上有金蛋?這裡是新疆阿克蘇地區。新疆是我國最大的商品棉生產基地和重要的棉紡織加工基地,棉花產量佔全國的90%以上。每年10月正值棉花田的收割季節,在新疆,再也見不到農民採摘,反而是6500台採棉機「奔波」在3700萬亩棉田之上,是採摘棉花真正的「幕後功臣」。
作為農業機械領域「含金量」最高的設備,一台採棉機相當於500名工人工作量,大半天就能夠完成200畝農田(約10萬平方米)採摘工作,節省近10倍的成本。採棉機又能夠自動打包,大約10分鐘就能產下一枚重約1.7噸、當地人稱為「金蛋」棉花團。一個「蛋卷棉」可以賣到約一萬元人民幣。200畝的棉田收割價值近100萬的棉花,難怪當地人稱收割機「下蛋機」,棉花團為金蛋。
在新疆,棉花生長到收成的130天期間,早已结束了「辛苦」的人工勞作,各式各樣的機械和科學化設備,開啟「輕鬆」的現代農業化模式。由精量播種、噴灑農藥、施肥、收割加工等已經大部分實現自動化,無人化率接近八成。
播種機裝載了北斗衛星導航自動駕駛系統,能夠精確播種;棉農也可以透過手機遙控無人機監測棉花生長狀況、精準噴灑農藥,所需藥量更比地面噴灑減少兩成,可減少土地藥物殘留,有助保護環境。
近年,國家科技發展工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圍繞人口健康、公共安全、生態環境、防災減災、精準扶貧、氣象測繪等民生熱點,組織實施國家民生科技行動,並且取得重大進展,改善了民眾生活,提升幸福感。
農業現代化是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一環。通過民生科技發展,農業生產成功做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目前,新疆種植及採摘棉花實現了全科學化、自動化和機械化,當中機械化率超過了百分之九十,正是國家農業現代化的典型例子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