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歷程的「三步走」

現今中國已成為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之一,既是人口最多,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成功走上富強之路,主要原因就是改革開放政策。

改革開放,即是「對內改革,對外開放」。

改革開放的過程是以漸進式進行,各項改革措施先於某些地區或經濟部門試行,達到一定成果後才逐步在全國各地推行。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時任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就著中國實現現代化,提出「三步走」發展戰略,

第一步是人民生活達溫飽水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1990年比1980年時「翻一番」。

第二步是人民生活達小康水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2000年比1990年再「翻一番」。

第三步是到二十一世紀中葉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國家基本實現現代化。

在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對內推動經濟改革的步伐。包括全面推進農村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發展鄉鎮企業,提升鄉村地區生產力。

又推動國企改革,將國企的所有權及經營權分開,令國企有更大的自主權。又推動民營企業發展,為內地經濟發展添置新動力。

推動對外開放方面,國家於1980年在廣東省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省廈門設立經濟特區,作為對外交流的窗口,吸引境外資金、人才及技術,帶動地區的經濟發展。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一步推動對外開放,與全球經濟接軌。

從2013年開始,國家開始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著力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當中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重點。

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各國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實現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合作模式。目前中國與全球超過150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合作,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此外,國家於2016年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香港、深圳、廣州、澳門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帶動周邊七個城市發展,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以及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經過四十年多來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由2010年起,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20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人民幣大關,2022年更上升至121萬億元人民幣。在2022年,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數量達到142家,企業數量位居首位。現時,中國已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

在經濟高速增長下,中國國民的生活質素也不斷上升。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例,2022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85698元人民幣,比2000年的7942元高出九倍以上。此外,中國於2021年實現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並實現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改革開放不斷推進及深化,令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整體提高,人民生活質素不斷上升,更達成全面小康及全面脫貧的目標。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讓中國成功走向富強。

更多內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