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有很多「油」和「麻」?
油麻地有很多「油」和「麻」?

油麻地是昔日九龍半島最繁華的地區之一,只要走到油麻地一帶,看到果欄、天后廟、油麻地戲院舊址等,不難想像這個地區昔日的熱鬧情況,而油麻地這個名字,也是從十九世紀華人在這裡生活及謀生有關。

油麻地,最初名為大石剌。根據油麻地天后廟內同治年間所立的碑文記載,「麻」係指蔴纜,因為當地有不少漁民居住,因此漁民就在此地曬蔴纜,也有很多蔴纜商店於此地做生意。另外,由於這個地方有很多漁船,木製漁船需要以桐油作修船身之用,所以岸上出現了很多為漁船補給桐油的商店。就是蔴纜同桐油這兩種漁船必需的東西,令這個地方成為了油蔴地,後來又寫成為油麻地。

雖然油麻地在十九世紀已經有漁民聚居,但油麻地避風塘卻是二十世紀初才出現。1906年有颱風襲港,有八成停泊在油麻地的船隻受損。有鑑於此,港府於1909年通過《建築避風塘條例》,決定於油麻地興建避風塘,這個計劃是把官涌山移平,得來的土石用來填平油麻地至旺角一帶的淺灘。最終避風塘於1916年完成,成為香港其中一個主要避風之地。

此外,清政府於1860年按照《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後,英國人在尖沙咀一帶興建兵營,部分華人便遷往官涌及大石剌(油麻地)一帶,也成為了基層華人聚居之地。昔日的油麻地,除了有果欄、魚欄、菜檔、雜貨、米舖等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商號外,戲院甚至妓院、大煙檔、賭檔等娛樂事業都能在此區找到,由於妓寨多,在昔日更有「麻埭花國」的雅稱,與港島的「塘西風月」齊名。


本文取自《區區有故講》(明鏡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更多內容

評論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