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天問一號」登陸火星
【個案】「天問一號」登陸火星

「祝融」火星車成功於2021年登陸火星表面。(新華社)

地球與火星距離遙遠,通信時間延遲達到18分鐘左右,而火星探測器從太空穿過大氣層降落火星地面就需要9分鐘時間。當火星探測器降落火星時,探測器在這9分鐘內無法接收任何指令,因此被稱為「恐怖九分鐘」。以往美國、蘇聯等國多次在這個登陸關鍵步驟中出現失誤導致登陸計劃失敗。中國的火星登陸探測器「天問一號」在登陸火星時,也經歷了「恐怖九分鐘」的失聯狀態。

幸而,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於2021年5月成功登陸火星,其搭載的「祝融號」火星車也順利駛出登陸器,標誌著中國首次火星著陸任務取得成功。

2020年7月發射升空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於2021年2月進入火星軌道,並尋找合適的著陸地點。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與環繞器分離,著陸器順利於火星的烏托邦平原軟著陸。登陸後,「祝融號」火星車離開「天問一號」,展開在火星表面的科學探測任務。

整個火星著陸過程時間短暫,過程複雜且困難重重。但憑著中國航天科技人員的努力,「天問一號」成功抵住了一個又一個挑戰,最終實現了著陸火星任務的圓滿成功。

截至2022年5月,「祝融號」火星車已在火星北部低地的烏托邦平原區域行駛1年多的時間,累計行駛近2,000米。利用「祝融號」的探測數據,中國研究團隊發現了岩化的板狀硬殼層,其中富含含水硫酸鹽等礦物。這一發現意味著「祝融號」著陸區以及火星北部平原的廣泛區域可能含有大量以含水礦物形式存在的可利用水,對理解火星的氣候環境演化歷史具有重要意義。


更多內容

評論